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榜样 >> 教师榜样 >> 正文
【教师榜样】师者如炬,微光成海——记会计学院国一流课程负责人张琴教授
发布时间:2025-09-11    阅读:

张琴,女,中共党员,教授,她扎根教育事业近20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秉承“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潜心教学改革创新。她深入开发教学资源,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深度融入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等思政元素,以德育人;她创新教学方法,深度融合案例引导、问题驱动、讨论探究等方式,以理服人、沟通心灵,实现启智润心的教学效果;她通过实践建设一套集技术、知识、情感于一体的智慧教育模式,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关注学生改变与成长,实现差异化教学;她结合教学一线工作,总结教学规律,作为课程负责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先后被认定为省级本科“一流课程示范课、应用型示范课及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组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并荣获绵阳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她本人获“首届四川省高校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及教学活动创新奖”“四川省优秀党员”“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2025年,《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一、初心如磐:甘做“育人园丁”

张琴老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将企业真实报表巧妙融入课堂教学,把上市公司最新动态实时引入知识讲解,打破传统会计教学的枯燥模式。她首创的“三真”教学法——真报表、真案例、真角色,不仅提升了课堂的代入感和实战性,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能用、有用、好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张老师的课就像追剧一样精彩,每一页都可能藏着某家企业的‘爆点剧情’,让人根本舍不得走神。”

张琴老师注重因材施教,结合当前经济热点动态调整案例,引导学生在真实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决策。很多学生因此爱上了财务分析,甚至在课后自发组队研究上市公司年报。她常说:“会计不只是数字,更是企业的语言、经营的故事。”这一理念深深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帮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多年来,张琴老师默默耕耘,用数据讲故事,用报表传道授业,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做会计”,更启发他们怎样“懂商业”。她的课堂,始终洋溢着思维的活力和探索的热情。

二、课堂革命:国一流课程《财务报表分析》的“智慧蝶变”

张琴老师带领团队课程借助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和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进行混合式课程建设。秉承“知行合一、育人育才”教学理念,遵循“导向职业化、职业案例化、案例情境化”的“三化”设计思路,确定“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师生共建线上线下对接、课内课外迁移为特征的基础性、拓展性和动态生成的多层资源。构建学生学业水平个性化五维分层动态评价系统,追踪评价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内驱力,搭建“资源共建、方法多元、闭环反馈、评价多维”技术融合式的课程建设路径。课程先后被认定为学校首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和本科一流课程示范课。获首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教学活动创新奖。

三、思政铸魂:让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血脉

“会计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张琴将思政元素巧妙嵌入专业教学:2020 年,《财务报表分析》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她本人被四川省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她主持“财务决策与决策支持类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近五年团队教学覆盖学生逾万人,教学得到一致好评。

四、科研反哺: 教学相长,服务社会

张琴老师以第一主编出版《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评选为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系列规划教材)教材两本,被同类院校选用。撰写《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运用与反思》《财务报表分析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路研究》等多篇论文,建设思路得同行高度认可。

五、薪火相传:做青年教师的“扶梯人”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她牵头成立“张琴课程数智化改革创新工作室”, 5 年来辅导青年教师 50余人,她把 20 年经验毫无保留地‘复制粘贴’给青年教师。

国一流课程,源于一份对学术的坚守,更成于一份对育人的赤诚。张琴老师以课程为舟,以科研为帆,引领学子遨游知识的海洋。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一位会计教育者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担当与情怀。


会计学院:陈倩

摄影:段玥

初审:李雪梅

复审:陈倩

终审:陈茜

2025年9月9日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