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激发学生科研创新潜能,深化师生科研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科研能力及成果产出,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生选拔机制
(一)选聘对象
会计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选聘条件
1.对科研有浓厚兴趣与实践意愿;
2.遵守校院规章制度,责任心强,服从安排;
3.主动学习能力强,能适应科研任务节奏与要求。
(三)工作职责
1.协助文献综述、数据收集与处理;
2.参与课题申报材料整理与研究报告撰写;
3.承担科研项目进程管理与文档规范化工作。
(四)选聘程序
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0日-10月14日18:00;
报名方式:扫码填写《会计学院学生科研助理申请表》;

经资格初审通过者进入技能测评与面试,面试环节主要考查学生软件应用、沟通协作、时间管理、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能力;面试后7个工作日内,在学院官网公示录用名单。
(五)聘期及考核
1.学生科研助理聘期为一学年(含两个学期),学期末进行阶段性考核,学年末进行综合考核;
2.正式录用人员接受学院统一管理和导师日常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出现学术不端、严重违反保密规定者,立即终止聘用。
(六)待遇与荣誉
1.工作满一学年且考核合格者授予聘书;表现优异者授予“会计学院优秀科研助理”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2.优先获得科研竞赛、学术培训推荐资格。
二、导师征集与资格
(一)导师申请条件
1.主持或参研过校级及以上课题优先;
2.近两年有指导学生竞赛或论文成果者优先;
3.具备规范的过程管理能力,熟悉学术规范与数据伦理要求。
(二)导师职责
1.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科研培养计划,明确学期目标、阶段任务;
2.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指导活动,及时批改学生成果并反馈修改意见;
3.指导学生参与学术写作、成果申报,助力学术成果转化。
(三)征集流程
1.发布公告,征集导师与课题;
2.导师申报,提交附件2《科研导师申请表》至施琴老师邮箱(shiqin@tfswufe.edu.cn);
3.学院审核导师资格;
4.公示导师名单及研究方向。
三、师生互选机制
(一)基本原则
公平、公正、透明;双向选择、择优匹配。
每位导师同一学年内指导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严格控制指导规模,确保科研产出。
(二)流程
1.双向选择
学院发布导师名单及研究方向,学生提交志愿表(含3个意向导师,明确是否服从调剂)。
2.匹配规则
(1)首轮导师按志愿择优录取;
(2)次轮未匹配师生由学院统一协调。
3.结果公示
匹配结果在学院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师生配对关系。
四、过程管理
(一)指导记录
师生每学期期末提交过程性材料,包含不少于4次的附件3《科研助理指导记录表》。
(二)痕迹管理
培养计划、指导记录表、成果材料、考核资料等文档由学院科研办公室统一归档,建立电子与纸质双重档案,作为师生考核、评优评先的核心依据。
五、考核与激励
(一)成果认定(一学年达成以下任意两项成果,即考核合格)
1.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获得软著、申请专利;
2.作为核心成员(前3名)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创)立项;
3.在学校认定的一类竞赛中获得校赛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4.学生参与导师的(有明确任务分工、参与材料撰写)纵向、横向科研项目。
(二)激励办法
1.考核合格的指导老师,纳入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认定;考核优秀的指导老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推荐,优先获得科研项目申报信息与指导支持;
2.筛选师生合作优秀案例,在学院官网与公众号进行宣传;
3.考核合格的师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环节享有优先双向选择权。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会计学院
初审:左爱玲
复审:陈倩
终审:陈茜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