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校友力量,强化联络纽带,帮助学子明晰就业方向、树立科学职业规划,11月22日上午,会计学院于成都西区1-318教室举行了2025年会计学院校友就业交流座谈会,本次会议由会计学院教师杨益主持,学校校友工作处副处长周淼、会计学院副院长陈茜,会计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林琳等老师和毕业班45名学生参与本次座谈会。

校友会现场
会议启幕,周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校友工作处对各位校友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周淼指出,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坚实的力量,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校友们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参与。他希望校友们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携手推动学校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广大学子的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共同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校友工作处副处长周淼致辞
随后,林琳登台致辞,欢迎校友穿越人海重归会计学院。她介绍,本次座谈会特设“简历诊所”,校友导师将现场“把脉”求职简历,从HR视角为学弟学妹精修每一个关键词。她动情地说,校友的每一次分享都在为学院“无形资产”增资,希望今天的交流成为双向奔赴共同把“会计学院”这个名字擦得更亮。

会计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林琳致辞
在校友分享环节,2020届会计专业校友、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从业者廖彦博首先登台发言,分享了其在留学、求职及职场中的成长经历。他提醒学弟学妹“先选对赛道,再全力加速”;并直言“CPA不是万能钥匙,却是行业敲门砖”,在信托、券商、基金,CPA可以不会立刻让你升一级,但会决定你十年后还在不在这条赛道上。

2020届校友廖彦博进行分享
随后,2018届会计专业校友、成都交大光芒科技有限公司王梨吉登台发言,她对比国内升学与直接就业的性价比:需承担年龄、机会与学术三项成本,但可换得导师资源与校企项目溢价。他给出“研一刷底稿、研二跟IPO、研三锁定校招”的实习路径图,并提醒“把论文写进企业项目,才能让年龄成本折现成未来溢价”。

2018届校友王梨吉进行分享
第三位分享的校友来自2017届会计专业、现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都天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任倩,她用“资本流向图”提醒“跟着钱找蓝海”;并现场进行了会计六大热门行业就业方向的解析,建议“先选赛道再投岗位,把简历写在产业风口上”。

2017届校友任倩进行分享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三位校友临时组成“快闪评审团”,对现场抽取的2份简历投屏,并进行简历指导。实践或工作经历被首先放大,“有没有写清时间、岗位、成果”成为共识;其次简历中需用数字量化产出,把“协助”改“主导”、把“参与”改“提升百分比”。引导学生优化职业表达、明确发展方向。

简历指导环节
互动环节结束后会计学院领导为廖彦博、任倩、王梨吉三位校友颁发行业导师聘书,感谢他们为会计学院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长期指导与支持。
互动环节结束后,聘任仪式简洁开场。会计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史天玥为廖彦博、任倩、王梨吉三位校友颁发行业导师聘书。一份聘书,既感谢三位校友对本次活动的投入,也标志着他们将持续为会计学院学子提供职业咨询、实习推荐与行业前沿分享。闪光灯定格瞬间,三位校友正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校外导航”。

聘书颁发
会议尾声,会计学院副院长陈茜对本次校友交流会进行总结。她对三位校友的倾囊相授和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能从校友的分享中汲取智慧,提炼关键经验,以自信自律的态度面对职场挑战。她强调,时代虽在变化,但扎实的专业能力、持续学习的意识以及踏实肯干的作风,始终是职业发展的不变基石,鼓励同学们明确目标、稳步前行,顺利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

学院副院长陈茜发言
此次校友就业交流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与行业前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更搭建了校友与母校深度联结的桥梁。未来会计学院将继续秉承“服务学生、助力就业”的核心理念,以校友就业分享座谈会为重要平台,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形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支持体系,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

参会人员合影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会计学院就业促进会
摄影:杨礼铭
文编:辛美琳、罗颖
初审:胡瑞
复审:宋雪娇
终审:林琳
202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