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扬帆德阳】支教第二期之福字的写法和历史由来——德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温暖传心间”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4    阅读:

溯源“福”字密码,续写文化新篇。3月19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德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的支教团队精心组织并策划了一次生动有趣且充满文化底蕴的支教活动。本次活动以“‘福’字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讲解“福”字的发展历程,带领孩子们学习中华汉字的历史,从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支教进行中

活动伊始,志愿者黄正秀、杨佳欣、罗丽为孩子们讲解了汉字的历史与起源,引起孩子们对汉字发展历程和背后文化的兴趣。接下来志愿者们用图文讲解的形式,分别从“福”字的演变过程和含义文化两个方面开展课程。在孩子们沉浸于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时,志愿者们通过提问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并且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举手发言。接下来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亲自动手书写“福”字,在一笔一画中感悟汉字的力量。这种学习方式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将知识落在实处,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孩子们对汉字的了解程度。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向孩子们送上了真诚的祝愿,希望他们真正体会到“福”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且在未来生活中传递幸福和温暖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活动结束后,支教团队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集体合影纪念

此次支教活动在探寻“福”字起源的过程中点亮了文化传承之光。一方面,它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孩子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户,让他们拓宽视野,接触到课本以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今时代,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开花结果!


德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

会计学院第二党支部:吴清怡

摄影:叶春平

初审:冉 青

复审:叶春平

终审:林 琳

2025年3月19日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2